关于人性,东西方有许多争论。包括孟子,塞内卡,卢梭,菲希特,弗勒贝尔声称人性是善的。
另一方面,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善是人为(不是先天,而是后天)。奥古斯丁确立原罪论,提出君主论的马基亚维利,社会契约论者霍布斯,盐世主哲学家肖本豪尔,都支持荀子的性恶说。
相反,告子(孟子同代人)则主张“人性不是善,也不是恶的,顺着教育本身,可以成为任何一种”的性无善恶说。洛克表示“人的心就像白纸一样”,“人的本质没有善恶,在环境的影响下,会变得善良或邪恶”的杜威等人认为,他们与告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人从出生开始是好是坏?还是生来就是白纸般的存在,然后通过学习发展成好或邪恶的存在?
匹兹堡大学心理学系的玛格丽塔·斯韦特洛娃教授的研究小组在儿童发展中发表了一系列针对婴儿的辅助行为的实验结果,题为“婴儿的亲社会行为:从工具到同情,再到无私的帮助”。
斯韦特罗娃教授的研究小组要求婴儿带上发夹或毯子。在一种情况下,需要发夹或毯子才能玩耍(游戏条件),而在另一种情况下,由于个人或情感原因,一起玩耍的人(实验者)需要发夹或毯子(情绪条件)。例如,在情绪条件下,实验者假装头发被刺伤眼睛或表现出寒冷等痛苦感受。但实验者需要的物品(发卡、毯子)不是别人,而是孩子本人的所有物,因此为了他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物品(利益)
实验结果表明,30个月大的婴儿在3个条件下比18个月大的婴儿更好地将物品交给实验者。在游戏条件和情绪条件下,30个月大的婴儿几乎在所有情况下都把东西交给了实验者,在无私条件下,他们每3次交出2.5次左右。相反,18个月大的婴儿每3次交出物品2次左右。
此外,研究小组观察了婴儿是否仅通过间接的情感表达表现出帮助行为,而无需直接语言指示。在实验中,为了从数理上测定帮助行为,只要看到在寒冷中瑟瑟发抖的样子,就给8分,听到"好冷"就给7分,听到"需要什么能温暖我"就给6分,听到"毯子"就给5分。 "你可以把毯子拿给我吗?如"听取直接的语言指示,递上毯子,评分为1分。
实验结果表明,18个月大的婴儿在游戏条件下约为4.7分,在情绪条件下约为2.8分,在无私条件下约为2.4分。相反,30个月大的婴儿在游戏条件下表现出约6.7分,在情绪条件下表现出约5.8分,在无私条件下表现出约3.9分。
研究组认为,到了3岁左右,利他行为开始正式出现,这与“自我(self)”的形成有关。到了第三年,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存在,从而产生了一种思想理论,即别人的心可能与我的心不同。理解他人的心和欲望可能与我不同的能力是形成利他心的基础,人类对他人的理解力提高,利他心自然也会提高。
然而,对他人有高度理解的人不一定是无私的人。精神病患者对他人心灵的理解能力很强,但他们只是将这些能力用于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用于他人。
对于儿童来说,年龄从18个月增加到30个月,他们对自己财产的理解也增加。因此,30个月大的孩子可能比18个月大的孩子更不想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然而在人类发展道路上,对他人的理解和无私的表达似乎相互关联,这似乎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生来就是社会动物,读懂了除我以外的其他存在之心,“真心”的人类宿命,也许就是我们比其他动物更无私的存在。
首尔科学综合研究生院(aSSIST)朴正烈教授